自作 PC 4 号机「はみがき」


“要是生了男孩就叫真嗣,要是女孩就叫丽。”那个男人说。

“新机器要是组了 AMD 的就叫挤,要是组了 intel 的就叫牙膏好了。”我说。
于是我的新机器就叫牙膏了。

真给起个大名叫牙膏未免也太过搞笑了,给变个形吧?
牙膏的英文叫 toothpaste,这样也不太好。
日文叫歯磨き粉,也常常直接写成ハミガキ。于是我把「ハミガキ」平假名化,变成「はみがき」,一眼看上去还有点像新干线「のぞみ」「ひかり」的姐妹车……

就这样吧,我知道平假名的はみがき是刷牙啦!

十几年来,大概只有我在 2006 年组的 1 号机是除了机箱以外几乎全部配件都是新准备的了,接下来便陷入了换换这个换换那个的循环,没几次就把机器换得跟最初那台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变成了忒修斯之船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最后我按照平台来区分,还算是划分出了区别比较明显的 1、2、3 三台机器。这次虽然依然有风扇、电源和显卡从上台机器流用,但电源我已经提前用另一台换下,显卡不插也能亮,风扇更是随随便便找个替代品先转一阵也没关系,于是真的一边用着 3 号机一边慢慢地就把 4 号机搭起来了,罕见地有了从零开始组装一台新机器的新鲜感。

本来倒是打算把全部机箱风扇流用,但是当我先拆下负责进风的两支当年神扇 NMB-MAT B19 后发现轴噪已经非常明显,而库存的一支全新 B19 依然没有轴噪,说明即便是 NMB 的顶级双滚珠轴承,即便在用了两万小时之后依然能无碍旋转,但噪音已经出来了;可以拿来对比的是,另一支也是长期运作(一开始做 CPU 扇,退役了以后给我在夏天 7 × 24 小时吹路由器,也算是数年间几万甚至十几万小时的高负荷运转)索尼 SFF21C 的轴噪却依然和新的差不多,这下子刷新了我对双滚珠和 FDB 轴承的认识,买风扇当买 FDB 啊!

一开始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亏我还把拆下来的两支 NMB 擦得干干净净……

家里还有库存全新 SCYTHE SFF21E(1200RPM)一支和 SCYTHE Kaze Flex 120(1200RPM PWM)两支,倒正好都是 FDB 的。想想最多可能在迎广 301 上搭载五支 12cm 风扇,算上 CPU 扇至少也得四支,家里存货不方便搭配,一度打算再弄两支 Kaze Flex 120 回来。这东西在日本才一千日元出头,远比国内将近两千日元的售价便宜(虽然国行版是 1500RPM 起底的),但自己最近不去,托人也不方便,日亚更是不能直邮到国内,后来想开了上咸鱼一搜,以合计 1250 日元的价钱搞到全新 SFF21E 和 SFF21F 各一支,算是救了急——事实证明咸鱼很适合在这种场合解决刚需。
后来在最终检查的时候发现 3 号机的 Gentle Typhoon 还能用,于是最后用了 SFF21E × 2 进风 + Gentle Typhoon CPU + SFF21F 出风的组合, Kaze Flex 120 就继续库存着了。

因此,这张如今大家组机器都会晒的全家福大合照里的东西不仅少,还不准。

因为担心原装 24pin 电源线太粗太硬不好走线,淘宝上买了一条原装线然后剪开了蛇皮网,散开以后柔软多了。拆开还可以发现原装线里面真的串了电容,DIY 的电源线一定没这些东西的。

接下来我就遇到了各种坑。

散热器的坑我(们)是掉过的,以前不记得哪个牌子(思民?)的散热器,压住散热器本体的两个扣具固定螺丝过长,把老鼠的技嘉的供电电容直接捅穿,主板烧毁,而我的微星 P35 白金因为电容不在正下方所以仅仅擦出一道口子,幸免于难。这次我特地观察了一下,扣具在供电那里的孔位下面的确有电容,不过仔细研究了扣具之后发现螺丝伸到扣具背面的长度实在有限,不足以接触到电容,于是放心地拧了下去。

结果我还是掉坑了,这是后话,请听下回分解。

本来这种极端迷你化的 M-ATX 小箱因为拥挤就比较难装,却还有很多评测不会告诉你的坑,比如前面的风扇架需要拆下来才能拧风扇,但是拧了风扇就会挡住装回去的螺丝孔。风扇装得靠上一点就会挡住上面的螺丝孔,靠下一点又会挡住中间的螺丝孔。

我倒是用了螺栓螺母固定风扇,于是我手动拧松一点,让风扇可以上下滑动露出中间的螺丝孔,令螺丝刀可以伸进去拧紧螺丝,再把螺栓拧紧。你要问如果用正常的单面风扇螺丝怎么上,对不起我不知道。

这是硬盘位反面,主板背部侧板那头。我本来也就随便装个 2.5 寸硬盘试试看,却发现硬盘上去以后和 3.5 寸盘位之间有个阶梯状落差,导致电源接口无法插入,除非 SATA 电源线的末端是向上弯曲的,而我的海盗船电源恰好是向下弯曲——否则这个 3.5 寸硬盘位也很难装。

购入一分二直插式电源线解决这两个 2.5 寸硬盘位的电源线问题。旁边那个是罕见的侧弯型弯头 SATA 线,是为了在不破坏理线槽槽口的强迫症前提下对付主板上的侧弯 SATA 头。如果把理线槽的槽口撬掉就好说了,用普通直插式 SATA 线即可。

因为没有撬出开口,理线槽背面有点混乱,下部空间都没有怎么用到,如果开口的话应该会好很多。硬盘架和机箱顶部中间有空隙,好好利用的话可以藏一些线进去。

侧弯式 SATA 线的用法,手抖了。其实这样还是很难插,最好是在主板装入机箱之前就插好。竖在 PCH 散热片上的金属片是 301 的显卡支撑架。

主 SSD 上安装了散热片,淘宝爆款,散热片和 SSD 之间是导热硅脂垫,不会破坏 SSD 上的贴纸,而固定方式是金属卡扣。

完成形态。

PCB 背面先贴了模型胶带再上的卡扣,防止万一的短路情形。

上机效果图。主硬盘安装在靠近 CPU 的位置,靠近 PCH 的位置是随便用用的下载盘。这种程度的散热片也不会干涉到(公版)显卡,那些更厚实的散热片就不好说了。

出风风扇采用 SCYTHE S-FLEX SFF21F 一支,用这支的原因是这个型号我只有一个。风扇要最后安装,否则主板放不进机箱。

进风风扇采用 SCYTHE S-FLEX SFF21E 两支并联,因为批次不同的关系,两支风扇的贴纸是不一样的,我忍了好久才忍住自己的强迫症,毕竟装进去以后能见到的机会不多。

腰酸背痛的最终效果图。这台 M-ATX 机箱还算轻的,但是利用下班时间的两个晚上装好机器后一周才缓过来。

以前说过的迎广 301 加装硬盘位示意图。在放弃 PCI-E 4x 插槽上长卡的前提下,靠近前部的 12cm 风扇位可以通过转接架再加一块 3.5 寸硬盘,不干涉显卡和前进风风扇,机箱底部钢板强度也没问题,就是要单独走线。这只是示意图,我还是继续治疗松鼠病了。
风扇旁边伸出来的是单独定做的白光 LED 电源灯,后来藏在了风扇下方,刚好可以通过透明侧板看到机箱前部有一个光斑当电源灯用。

成功实现自作主力 PC 小型化,体积重量都大幅削减的 M-ATX 小铁炮(有人说不是 HEDT 平台都不能叫小钢炮)。

下面是最后的装饰部分。这次装机从胶带、防尘网再到黑色风扇螺栓、贴纸之类的补件加在一起毛两百块,也是醉。往好处想,只有在中国才能买到这么齐全又便宜的补件,要是在日本买,虽然 Tokyu Hands 这种地方东西齐全得让人眼馋,真想买齐怕不是要万把日元。

在放弃了把前面板灯板「INWIN」字样改成「はみがき」后,某天淘宝乱刷的时候突然发现金属贴可以定制,价钱也可以接受,当即决定把「はみがき」字样做成金属贴,实际效果可以参照……参照……面前的显示器嘛。

于是花了半个晚上在网上寻找日文字体,最后用のらもじ発見プロジェクト的「いがらし」字体在 Word 里变形做出了 4 号机「はみがき」的 logo,定制成金属贴以后贴在机箱左上角。花费是三十多块,我觉得还可以。

下面也有。

原来的 3 号机的确快到了要换的地步,最近 USB 已经有点不正常,进系统以后一切都好,但是 POST 的时候会不认 USB 存储设备。4 号机插起来以后 U2415 的 USB Hub 也能插键盘唤醒机器了,说明当时也是旧主板而不是显示器的锅。新机器弄好,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除了 Win10 又出了点小 bug 没修好不想管了(反正马上要出 1803)以外,一切安好。

请无视杂乱的桌下线材。

数框框,1 号 2 号 3 号机三台加一起也没这么多框。

Meltdown 和 Spectre 已经免疫。

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轻松突破五千分。

3DMark Fire Strike 轻松突破一万五千分。

日常使用 45W 左右,AIDA64 同时 burn-in CPU、内存和显卡是 280W,都是交流电输入功率。

几个缺陷:
※ 前面板的灯很亮,不知道本来就这么亮还是我的灯带比原厂贴片 LED 更靠外的原因,不过我改造过以后好歹能想关就关吧。
※ 正常运转状态的机器很安静,经过细细调整以后 CPU 风扇和前置进风风扇都是 800 转左右,出风风扇 600 转,但是 i7-8700 在 20 度室温正常使用(上网、文件操作)情况下只要 Turbo Boost 上去就很容易突破 40 度。虽然烤机刚过 70 度的水平也算正常,但这时候散热器摸上去也就 40 度左右的水平,祖传硅脂果然名不虚传,难怪那么多人开盖。
※ 风扇安静了,硬盘声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迎广 301 的硬盘位非常紧,对硬盘读写寻道的声音没有任何缓冲和屏蔽,这属于机箱本身的固有缺点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