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DIY,E3000散热改造

现在这时候做这事,难道不是过季了?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台E3000,确确实实从五月份到九月份毫无问题地工作了1XX天,撑过了最热的七八月份,但是就在天略凉下来的一周前,一天死机了两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散热吧,经过长时间严酷环境的使用,芯片的体质也的确有下降的可能,为了这台我很满意的路由器的长期健康,那我改造一下算了。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路由器支架。
在换E3000之前,WRT310N我是横着丢在窗台上的,所谓横着就是网线插入方向与窗台边沿平行。结果,E3000比这货大,窗台放不下了。
我设计了一种路由器支架,很简单,底座是一块方木板,上面竖着插另一块方木板,从侧面看就是一个倒T型,然后路由器用木螺钉钉在竖着的这块木板上。结果淘宝上没法定做这个,不得已我找了好久去寻找各种代用品,最终发现了一个神器。
究竟有多神?这东西价格便宜,还能符合我的要求把路由器竖起来放,甚至有其他用途,所以我一买两个,另一个放厨房——
……嗯,就这个

起初我考虑过直接买路由器散热器,劲冷有一个散热博士,但是我对非工业标准架构很怀疑(虽然里面用的据说是8015风扇),而且50一个好贵的,我便想办法在锅盖架上改装散热。基本思路是用风扇对着底部吹,据说E3000的风道就是底部进风从正面吹出,那我就这么加强散热。手摸了一下,改造以前40度左右的正面外壳温度。

首选当然是12cm风扇,结果发现E3000和25mm厚度的风扇不能同时卡进锅盖架,于是退而求其次采用NMB-MAT 8015,手上现成的。

用扎带绑上,背部和路由器接触的地方有橡胶垫片(新买的)减震。

供电采用5V直流电源,从5V 4mm接口转到USB再从USB转到风扇接口,这一串除了5V电源以外都是新买的。先插显示器上测试了,完成效果如图。

散热效果真是没得说啊,原来为了被动散热设计的路由器,尽管是12V额定风扇只给5V吹,依然吹得非常凉快,整体只有温热,个人感觉28度左右,但是有一个问题,这只NMB-MAT依然有轻微震动,震动的噪音让人不太舒服。

于是,简单粗暴了。SONY SFF21C。

这个做法相比的劣势就是只能吹到上半部分,上半部分凉到25度左右,下半部分温热到约30度,但我觉得大丈夫。回头把电源接上就OK,其实也就开个十天半个月的,真凉快了以后也就不用开了。

主动散热还有个不好:会积灰。其实最多也就时间长了拆一下清灰呗,无所谓的。

到这时候我已经设想出理想的自制路由器支架了:于我前面的设计上开一个洞给12cm风扇吹风,完美的方案。

手机和平板的BOOM,还能持续多久?

PC因为性能过剩而让用户失去新鲜感,那么智能手机和平板呢?

4.7寸16:9恐怕是尺寸的极限,分辨率进一步提升也变得缺乏意义,四核心和2GB内存大概是终点,接下去相比于提升性能,恐怕还是增加续航更有吸引力。然后就是NFC、高素质摄像头这些功能性的东西了,而属于智能方面的发展怕是没有多少日子可以走下去了。
至于平板,我拿着从iPad2升级到的牛排,看不出升级这一代的意义,重量和温度?我懒得为了这个因素而去买新款。

我觉得从明年开始,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性能发展会趋向停滞,厂商之间的竞争点应该会转到别的方向上去吧。

立此存照。

Windows 8唯一实用新功能Storage Pool,把PC变成家庭存储媒体核心

Win8有多操蛋我就不花笔墨赘述了,如果你觉得Win8不够操蛋说明你还年轻,90后00后非主流什么的,我地图炮就架这了。

唯一亮点的新功能就是这个Storage Pool了,如果我架一台NAS的话可以毫无顾忌地装Win8,把六个硬盘(或者因为Win8的存在,只能有5个?)集合成Storage Pool共同管理,还能直接做软RAID方便管理。甚至不考虑体积的话,大家以后直接买能插10个硬盘的ATX主板装个中塔机箱,塞他满满的硬盘做HTPC+NAS,实在爽到极点。

初始设定很重要,关系到软RAID的架设和池的最大容量,如果打算挂5个硬盘大可尽管设到10-15T的大小,否则以后要扩展就难了。

虽然设了2T只挂了120G硬盘,但是显示依然是2T,等待别的硬盘继续插入。

每多挂一个,池的容量就有实际增长,终于可以把所有文件放在一个驱动器里管理了。至此,运行FreeNAS等专业NAS系统也不需要了,Win8就是一台很好的NAS。

山寨ENELOOP的那些事儿

十年前尚未意识到HARD模式艰险的我,是不知道电池这东西也有假货的。只听说工包充电电池可能会比带品牌的便宜,所以我曾在珠江路的雄狮电子城买过一些标着“1500mah”的便宜绿皮电池用在GBA上,自以为占了便宜——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电池用在GBA上比GP的1300mah更不经用。很显然,在塑料皮上随随便便打一个很高的数值,比仿制品牌电池更简单易行。
今天某同事买了一个山寨手电,我把电池仓拧开,倒出一节18650,很轻,明显比我从笔记本电脑电池里拆出的LG 2200mah要轻,上面赫然印着“3800mah”,于是我轻轻地一笑。

三洋ENELOOP的好,大家都知道。而有一个品牌打着便宜好用的旗号,也在市场里占了一份天地,这就是ENELONG。当ENELOOP被叫做爱老婆的时候,ENELONG便被称作爱老公。
说真的,ENELONG的性能的确不错,而且价格便宜到7块一节,比很多品牌的普通镍氢电池都便宜,所以我在购买使用之后也曾向人推荐过。但是今天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偶尔看到ENELONG有假货的报道,说假货的包装上,min的字样其实是写作Min的。我就打开塞在公司尼康照相机里的两节,看了看印刷和正负极模具,应该是真品没错。但是这一看正负极模具,把我惊到了。

天哪,正负极居然被相机电池仓的弹片压出了痕迹!

大约因为尺寸小而抗压能力较好的正极上,只是因为弹片上有个凸点而被压出了一个小坑。负极就没这么好运了,整个都凹了进去。

所以我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ENELONG虽然便宜实惠,但是既然没有在配方上偷工减料,必然在另外的地方下手,比如……五金。
起码我相信,三洋配尼康不会让电池受损伤的。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这两节用在牙刷里的ENELOOP,电池仓压力也应该不小,但负极只有磨损,没有凹陷。

所以,山寨的ENELOOP倒是真的无法和原版相比。虽然便宜一半还多,但我不会再跟人推荐ENELONG了。
虽然换句话说,确认电池仓压力不会太大的话,买几节ENELONG用用也不失为便宜的选择,用他两三个循环就比干电池划算了。

風は吹いている

我的CPU散热很久以来都是拿一只定速风扇在吹的,只因买不到好(而又便宜)的PWM风扇。曾经我也动过买一个好点的12cm PWM风扇比如九州风神UF120的念头,但是想想与其80买这货,不如多花点钱买个好的算了对吧,又不是用不起,国产货到时候有这个那个不满意还得折腾,不如一次到位算了。
在这点上,友坛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于是在友坛广受好评的Gentle Typhoon和山洋9S里选,最后我选了个便宜的Gentle Typhoon。

入手过程有点曲折,不过HULALA的服务还是很周到,但是总之我得提醒,有加强筋的Gentle Typhoon不是能装在每个散热器上的,要买的话请注意。至于风量风压什么的我压根不管的,我才没那个兴致为了一两度的温差而前后瞎忙乎。

稍微费点力,Noctua的扣具还可以卡上,于是就装好了。在一堆用了好久的风扇之间,全新的温柔台风和擦干净的U12F是那么的不合群。

唔,然后我发现我买错风扇了。买了1850转的温柔台风,spec的最低转速是700RPM,但是给华硕主板一智能调速就稳定在1100-1200RPM上下,对于我来说高了,而且要知道对于待机的Ivy Bridge来说转得再快也没用。

我本想装个华硕Fan Expert来自己控制,但是华硕最近的主板有个毛病,一旦装了AI Suite以后会intermittent自动关机,主机直接断电,按电源开关没用,一定要断开电源直至主板的电源LED灭掉才能重开;而AI Suite这货是华硕所有自带功能软件的launcher,所以……反正当我装好Fan Expert,只有Fan Expert这一个软件运行在AI Suite上,不到一刻钟,机器就自动关机了。
傻逼华硕。

于是只能依靠BIOS来调节,还好BIOS的调节功能还算全面,可以设置三个温度点来对应不同的转速,最低温度以下最慢的风扇转速是20%(我很奇怪为什么是20%而不是0%),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我设了50%,最高温度以上全速,这样一开,大夏天不开空调也就稳定在40度上下的CPU温度终于把风扇转速压在20%,也就是870RPM左右,满足我的要求了。

再说说Gentle Typhoon本身,算是不错吧,我已经没有那个闲心插起来听声音了,反正装好以后没听到轴承声,同样1800转下的噪音也小过以前用的SFF21C(但机箱换了,也不一定能作数),无论如何,我满意了,这就行了。这风扇连运费142块,抵上以前用的9个,但我已经没心思折腾了,买个好的算了,我觉得也是一种选择。

标题是AKB48的单曲。

凯酷37键POM入手(外一篇)

我是一直想把FILCO原配键帽换掉的,要知道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打油得不像话了。但真让我下决心换掉的事件是那个N键上的印字已经给磨掉快一半了。
我最理想的替换键帽是PBT/POM黑色白字,正刻或者侧刻,结果却没有人生产这种。最接近我需求的是KBC金色侧刻PBT黑色,而正刻据说金色用用会发黑所以完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果正好凯酷出了37键黑底白字的POM,我还是直接放弃了买全套更换的想法,就买个37键替换主键位得了。

替换效果如下,乍一看跟原配差不多,仔细看是有区别,但已经符合我的要求了。

键帽做工还行,唯一比较那啥的是切割水口,粗糙到可以刮伤皮肤的地步,不过是在键帽下部边缘,完全看不到——其他机械键盘多在侧面。

手感不够光滑,略有点涩,不如CHERRY的POM那样丝般顺滑,这要用用再说。68块的价格我觉得很可以了。

【外一篇】JB不是那么好吃的啊

总觉得4.1的感觉像个半成品,耗电大不说,系统自带图库软件会把相片的EXIF信息识别错误,7月21号拍的照片识别成29号就跑最前面去了,第三方软件没这个问题;系统自带蓝牙发不出文件了,我只能又装上Bluetooth File Transefer……这个不是4.0以后VPN需要密码锁屏这样功能上的改变,纯粹是bug了吧,不过起码可以期待Google的官方更新,虽然我现在等更新比以前都迫切……

终于吃JB了(大雾),OTA最高

其实我真的是把JB(Jelly Bean)读成鸡巴的……就像我看到SB也会不自主地读成傻逼一样。

昨天早上先是出了takju IMM76I到4.1.1 JRO03C的OTA,下晚的时候yakju的包也出来了。

takju 4.1 JRN84D to final 4.1.1 (JRO03C) : http://android.clients.google.com/packages/ota/google_takju/edfff6d328f1.signed-takju-JRO03C-from-JRN84D.edfff6d3.zip
takju 4.0.4 IMM76I to final 4.1.1 (JRO03C) :http://android.clients.google.com/packages/ota/google_takju/5c416e9cf57f.signed-takju-JRO03C-from-IMM76I.5c416e9c.zip
yakju 4.0.4 IMM76I to 4.1.1 JRO03C: http://android.clients.google.com/packages/ota/google_maguro/f946a4120eb1.signed-yakju-JRO03C-from-IMM76I.f946a412.zip

很高兴地下了yakju的OTA包去刷,结果挂在了验证phonesky.apk上,查了一下是电子市场的apk,才想起来我手动改过这个文件,而且没留备份,跪了

于是我尝试了很多办法……
1.找APK塞进去,这个太没准头了,你根本不知道下的是不是原版
2.解包factory image里的system.img去找原版APK,结果我找了那些解包工具没一个能用
3.找人传给我,一样没准头

我都做好全部干掉重刷的准备了,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我重新拿4.04的factory image覆盖一遍,不wipe不就行了吗!
于是直接fastboot刷了以前4.04 factory image的image.zip,开机发现是IMM76D的,直接收到76I的OTA,再重启更新到76I,接下来root,吃屎一般的感觉
但是这时候,真的就可以OTA吃到JB了……我以后再也不手贱自己改系统文件了。

USB调试模式的图标变成了JB版的Android,好可爱

直接出结果的Google Now,但还是有点不稳定,有时会跳浏览器出来

另外就是黄油计划带来的处处动画效果,完全不习惯;待机似乎省电了;新音乐播放器直观了很多;选择发送方式和关联应用程序的界面从上下列表变成了大图标,等等。相对的,也冒出一堆国产软件不兼容,呵呵呵。

总之,吃JB真好。

速出Z77,平台更新完毕

唔,我从铁了心换Z77到下单发货只有不到24小时……不折腾也就不纠结,虽然我本来还想平价换套i7 920用来扩展内存和硬盘的……但是最后想想何苦呢,新平台低功耗不说,看得见的CPU性能提升和SATA3摆在那里,买新不买旧啊,有句刚句又不是用不起
于是,ASUS P8Z77-V PRO和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8GB×2入手。CPU是菜场捡的i7 3770,你们懂的。

其实选择还是有那么点问题的,PRO和不带PRO的版本好像本体差异只在CPU供电,而SNB和IVB的功耗……更傻逼的是,我的CPU是不带K的。算了,接下来另一个问题是,KST的内存又跟以前一样SPD只写到1333,1600又变成让我自己超了,我本来以为XMP已经成为标准了所以丫怎么也应该写一个吧,要知道手动改内存频率是有二启的……我太相信KST的品牌了,其实想想如果买G.Skill也不错的应该,起码人家有写XMP。

算了,我现在已经比以前随意多了。

UEFI BIOS太来福了

换平台倒是没怎么费周折,一开始进去蓝屏我还以为是系统驱动没删干净,结果发现内存跑不到1600,最后进一步调查发现,丫说CL10就真的只能设CL10的,SPD是1333 CL9,我没动小参直接拉了频率到1600便跪了,我还曾经在这个1600下刷了BIOS,细思恐极……

还没动睿频,等把那个i7套装弄好卖出去换回原先的散热器再折腾。

系统直接启动起来装了全部驱动就好用了,改BIOS激活失效费了我一个序列号。

性能提升还是看得到,刚才一张album的APE转AAC只用了半分钟,貌似以前怎么也得分把钟吧……不过在转换的时候系统完全卡死有点不适应。16G内存终于可以放心用了,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