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Johnny

腾达W150M

从设计上来说,这是个很有趣的小东西,一机多用(AP,桥接,无线路由等),体积仅比一台智能手机稍大,便于携带——引用淘宝的图,就是这样了。

T2FodjXi4XXXXXXXXX_!!191001243

 

昨天到货,死活设置都连不上,以我多年的折腾经验,我觉得是机器到手坏。今天上班先打官方客服热线,连按N次等待好不容易打通,没讲超过10分钟话不投机客服小姐就把我晾一边死活不回话了,这啥山寨厂作风……联系卖家,卖家让我找一个人教我设置,晚上回家就继续折腾……
 
喂,好像折腾好了?真是设置问题?
太丢人了,我好歹是个IT界从业人员……
 
其实跟我本来那个华为HG520S也有点联系,这东西就有点RP,比如选了加密是WPA-PSK AES,实际上却是WPA-PSK TKIP——我不相信腾达这个东西扫描出来的结果,死活选AES,自然连不上了。为什么我会怀疑这点?因为我昨天换过加密方式,从WPA2换到WPA,笔记本上面保存的WLAN设置不相符了,于是我就去重新设定为WPA-AES,死活连不上,删了无线设置再输密码就可以了。其实,笔记本是会try过每个加密协议的,对吧?在W150M连不到HG520S的时候,我把HG520S的加密去掉就可以连上了,然后再加到密码,WPA-PSK AES无误,于是现在用起来了。Milestone和Touch都设到默认连接此AP,厕所信号已经好多了,看起来信号强度也没传说的那么不堪。

我现在也有资格来iOS vs Android了 (1)

iPod Touch 2/32G入手3天多了,开始摸熟这个东西,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慢慢写点关于两个rival OS的评价了。虽然这个iOS只有3.12,但毕竟iOS4也只是不到半年的新东西,我的Android也不是2.2,所以拿来对比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吧。可以对比的东西太多了,会写个好几期吧,想到什么写什么。
 
我现在确实相信,苹果的东西在很多地方,确实体现得人性化一些。
但是一旦它真的不人性化起来,你就觉得乔布斯脑袋一定是被枪打过,不然不会这么不可理喻。
 
拿前面一点来说,举个例子,让我很欣慰的一点是iOS在选择文字的时候,会有一个放大镜把手指按住的地方特别放大显示,让你清楚知道光标此时在哪里,方便进行选择。所以虽然iOS的软键盘没有方向键,但是编辑文字却很舒心应手,甚至比起带硬键盘的Android都不差。
IMG_0042
 
 
拿后一点来说,举个例子,我一直以为iOS最大的那个方块键是后退键,但我错了,这是退出键。如果我在一个设置菜单的最里面几层,按方块键是直接退出到桌面,而非上一级菜单。那么iOS的后退键在哪里?
ここですね…
IMG_0041
 
照理说我不应该以一个Android用户的习惯要求这个按键放在我喜欢的屏幕下方实体按键区,对吗?但是这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按键的确出现在了一个让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右撇子一定要在触摸屏上用大拇指伸展最远的距离去碰到的位置。这不是桌面OS啊你当这是标题栏……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我觉得还是iOS和Android两个OS设计上的出发点区别。
 
iOS的人性化,是界面反应迅速,操作细节体贴,用户体验高。所以iOS用户可以嘲笑Android连滑屏都要卡,具有合理的优越感。
Android的人性化,是多功能,可控制调整的要素多,平台开放。所以Android用户可以嘲笑iOS连输入法都要越狱以后拿各路软件折腾一通才能用,同样具有合逻辑的优越感。
iOS就好比渡边麻友,长得漂亮,声音甜,唱歌好听,会跳舞,还能扮妹抖。
Android就好比自己老婆,做饭好吃,会做家务,还能在床上翻云覆雨。
而就算都密室禁闭起来凌辱调教,自己老婆的开放度也不是渡边麻友能比的。
 
出发点这玩意的具体表现,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地方入手:
一是单任务vs多任务,单任务造成最优化的系统性能,但是着实是让人有时候恨得骂娘的东西,比如我上Q上得好好的突然PUSH出一个通知,我想查看于是点击一下,Q立刻完全退出再运行邮件或者其他的啥,断然没有给你反应的时间。而Android可以牺牲系统性能、甚至让系统关闭一些你用得到的程序给你多工,虽然有时候确实会因为Android关闭你不想关闭的东西而不爽,但是真不给你多工你才真不爽。
二是多媒体播放,毕竟老乔是做iPod发家的,所以iOS的多媒体播放是深入到骨子里。尽管触摸屏的东西做MP3有太多不便(真的只想听歌的话请远离iPod Touch这种玩意),但是iOS依然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快捷操作之类的东西,比如双击方块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单任务vs多任务的延伸——一个播放器不需要同时跑很多东西来COSPLAY个人电脑,同时单任务的iOS唯一可以后台运行的程序是音乐播放。这么说吧,iOS和Android俩设备最根本的出发点差异是iOS从MP3播放器进化出来,而Anroid从PDA进化出来。Android自带功能上和iOS差距最大的恐怕也是音乐播放了,不过Android上最近出现神器WinAMP,加入桌面Widget和锁屏控制,倒是可以和iOS自带播放器有得一战。
 
今天的最后评论一下价格,iPod Touch这种东西的定位是乔布斯打苹果青的脸用的么?一个Touch的价格翻上一番也买不到同时代的iPhone,而且还是容量减半的iPhone。这意味着苹果明摆着要拿一个电话模块加摄像头捎上一个GPS卖出400美元的价格,却依然有那么多用户趋之若鹜地去购买这个坑爹的iPhone。相比之下Touch的售价却确实很厚道,哪怕SONY出一个32G的MP3也依然要卖上这个价,还缺乏触摸屏和高性能硬件——如果不是Touch的价格如此厚道,一台低端Android 2.1(2.1以上才能安装WinAMP)手机配上大容量TF卡或者可以是一个大容量MP3不错的解决方案。

今天带人去买了G7和G9

手机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G7就不谈了,G9的配置完全超越Milestone,价格却是中端向下的;而G7的价格已经和我不到半年前买Milestone差不多了。

不过还能找找优越感:那台G7貌似不是AMOLED,那个屏幕虽然大角度看没有变色,但发色数实在让人汗颜,和Milestone比起来简直是TN和PVA的差距,看S1的屎黄色是那么地违和那么地生硬;G9虽然CPU和RAM完全超越Milestone,但也是屏幕不给力。

其实Milestone也就是RAM太小让人憋屈,G9一开任务管理器直接比我多100MB可用RAM,说明这256MB的RAM就像512MB装XP一样——刚好,再多一点就很舒服了。

BESTBUY闲逛了一圈

1. 国内买大容量MP3还是只有水果选么

2. 围观了HTC行货,G8太丑了,肥得跟水桶一样,G7还不错,但是都没有G3帅

3. 试用了α55,太惊艳了,那体积简直和很多长焦DC差不多大小,配个50mm/1.8放包里一定毫无压力。电子取景器比想像的好很多,而ISO 3200和12800各试拍了一张简直是有如神器,别说用EVF不会有透光量下降的问题,就算有的话也可以凭借高感的水平轻松化解,简直是太棒了。等等看会不会有差不多体积的α77出来?

一号店你当老子是肉鸡呢

尊敬的顾客,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1号店的支持与关注,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1号店委托讯点网在所有顾客中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参加我们的这次市场调查。 本次调查由1号店授权讯点网进行操作,调查内容包括顾客基本属性、购物习惯、媒体接触情况等。参与本次调查的顾客在10月25日之前,登录1号店官网活动页面下载安装ComTracker软件,并完成自动弹出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二次弹出,首次安装ComTracker后10分钟内会自动跳出第一次问卷内容,第二次问卷会在15天后弹出。完成调查问卷的有效顾客将在11月5日之后得到由讯点网发放的1号店45元现金券。卸载掉ComTracker软件的顾客将不会收到第二次弹出的问卷,将不会视为一个合格样本,不是合格样本的顾客将得不到现金券。

 

没事,我开虚拟机,憋屈死你

关于9S那点破事,以及展开的话题

120块一个9S,具体品质如何,我没有用过;听说9S只是1500转而已,那现在1600转的SFF21F也只有不到95块。至于9S比SFF21F好多少,我没用过没法评价,但我知道SFF21F是很好的扇子,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如果对转速要求不那么高的话,SFF21E:75块,SFF21D:38块,尤其是后者,简直是低速机箱扇的首选。我的12cm机箱扇几乎都运行在800转以下,拿B19降速用的,但这不是便宜嘛,那时候B19才15块20块一个,现在都30多了,那还不如直接买SFF21D,连降速都省了。
 
之所以把B19和SFF21C称为神扇,首选是便宜,其实是在便宜的基础上达到非常高的品质。B19其实挺完美,就是加强筋不能上很多CPU散热器,于是有了品质差那么一点点但可以吹CPU的SFF21C的上位,这两者是互补的。为什么要买工业扇?说到底还是便宜而已。当然,品牌零售扇里也没有多少品质真正出众的,SFF21系列算一个。
即便9S真的好过神扇很多,我也觉得在这上面已经不需要也不值得花这么多钱投资了,更何况风扇是消耗品,全机箱来一堆9S都够买块硬盘了。不说9S后面有没有黑幕,即便9S真的很好,也是有钱人拿来烧的玩具。如果真是因为“9S很好所以值这么多钱,你们应该买9S,买不起的穷B就别来喷了”这种理由,那就是偏执狂。
 
CHH的某种为外人所讨厌的习惯就是什么都要用最好的,比如X750是标配,你要拿个TPN550以下的电源都没脸见人这种。我以前说过,你觉得你自己有钱烧没人管你,但是要求别人跟你烧就是二了。但很多人,他们真的是拿自己烧的态度去要求别人,一般人普通用途求个电源也是TPN550,或者400W金牌等等,全然不顾别人是不是真用得到。在我的论坛,航嘉什么的确实不待见,但合格的便宜货比如NeoECO是很受欢迎的,够用就好嘛。
CHH是钱和质量的偏执狂,那么OCP就是技术的偏执狂。比如机箱里前面后面装什么型号的扇子都要研究,讲究上下风道,为的就是能把温度降1度或者2度,这种我也是纯围观顺带嘲笑的态度,不过危害确实比CHH小些——除却那种自制山寨散热膏号称比别人低2度最后全化成粉的。
偏执狂是害人的啊。
 
其实我不排除一种恶毒的假设:
昨天晚上我们一群人吃饭,说到iTunes这玩意,某买了iPhone4的老师和另一位有IPC的老师互相自嘲:其实买苹果的买了都觉得巨难用巨傻逼,但是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你花4999这么多买的手机要是很傻逼那不说明你自己也是个傻逼吗,所以对别人只有说这东西好棒太好用了你也去买吧blah blah blah,只有两个苹果用户聚到一起才能哭诉这东西究竟是多么的傻逼。
不厚道地设想一下,没准等9S降价到40块我也去买一个,就会发现现在CHH的9S饭全是和苹果用户一个心态的。

我是不是太高估iTunes了

没事装了个iTunes起来,注册了日服账户去找歌,发现好多artist都找不到,甚至包括Mr.Children和いきものがかり这样的大物乐团。
而且界面是半英半日,我还想呢,是不是因为进去的不是真正的日服啊,于是开日文XP虚拟机再装个32bit版,进去界面是全日文了,搜歌还是一样。最后找到了苹果官网的iTunes Store的artist列表,果然人很少,我果然不能对iTunes期望太高么?那日本人还买iPod买得那么开心,我以为是因为买歌很方便的……
日文Google上搜いきものがかり的配信,找到的网站居然是支持SonicStage的,原来SONY在日本替代了苹果来搞这个,也难怪SONY的机器可以卖得好。
 
话说iTunes程序死了几次了,这点还真连SonicStage也不如。当然,能不用的话不用最好。
那天想下A826说明书,顺手去了sony.co.jp,下了个日版A828的,这说明书越看越憋屈,国行阉了无数日行有的功能比如录音、反噪音、本机删歌等,连说明书都简略好多,日行N种格式什么码率电池大约放多少时间可以精细到用一个表格列出来给你,当然,日行还支持了ATRAC3。
不过,说明书我是从后往前看的,看到最前面说日版一定要用SonicStage,我心理瞬间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