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Johnny

日本旅行总结(二)关西篇

当时写这篇“日本旅行总结”的时候,着实没有想到会在一年之内去第二次,所以应这次的标题,我把那篇改名成了“日本旅行总结 东京篇”。以后还会去哪里呢?

大阪和东京是两个相对立的地方,关东和关西话、小心拘谨的关东人和豪放搞笑的关西人,连自动扶梯站立和行走的方向都是相反的,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手上的电子设备也能用出与以往的经验或者个人的印象完全相反的结果……

1. A57
要不是有某人拿着 RX100 拍出的照片给我做对比,我大概都不会立刻发现我所有照片拍出来都是发黄的。

A57
DSC01977

RX100
DSC02164

还好我有拍 RAW+JPG 的习惯,所有 RAW 在 IDC 里自动白平衡一下就正常了,但是这样也导致了我所有 JPG 格式照片全部废掉。搜索了一下,我很快就把罪魁祸首找到了:
IMG_20130609_124506

由于上次去东京的照片没有问题,我仅仅在最近升级过固件,但是想想与其怀疑新固件的 default 值有问题,不如说这更有可能是我自己的误操作导致——太容易了好吗,只要在拍摄界面连按两次右就可以进入自动白平衡的调整界面,再按一次右、一次上、一次确定就会搞成这鸟样,而且在照相机的 LCD 上并不容易看出来。这真是太危险了,以后要常常检查这设置才行。

顺带一提,因为下文所述的某些原因,几乎没有保存任何 GPS 路线,也没有使用 Eye-Fi 卡来拍摄,这次保存地理位置信息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另外我还想说,为什么 A57 的 JPG 引擎要比 RX100 的差啊,别的不说光是 JPG 文件的大小就差了太多,等传说中今年夏天用 Honami 引擎的固件升级吧。

2. 上网
应某人要求买了一张 1GB 定额的高速卡,因为我记得当时在东京一天跑掉 1XX MB 容量,这样玩的话十天会用光的,所以我松鼠病发作,又买了一张无限流量的 u300 卡备用。
结果幸亏买的是这 1GB 高速卡,u300 别的都能用,就是上不了腾讯微博,我本来还想两张一起用来着,拉倒了。去年在东京明明可以的啊?备用品是废了,但是两个人用一天却只跑掉二三十兆,和去年每天三位数的使用量大相径庭,总之到临走为止累计流量也就三四百兆顶天,实在让我无法理解去年究竟是怎么用的,亦或者是华为的统计数据错误也说不定。那么,以后再去就用 1GB 定额卡好了。

接下来我又要黑苹果了。嗯,有人喷我说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转变到黑苹果上面去,但是这次的的确确是苹果产品的低劣品质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还多多少少影响了游玩的心情,更被自己太太指着鼻子骂“买了这么一个破东西”,我为什么还要顾左右而言他呢?与其顾忌不认识的傻逼的心情,显然是如实反映自己和亲人的心情更重要吧。

是这样,上次我买了一部华为 3G 无线路由器,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我根本没想到会这么快又来一次日本,所以当时回来以后我就卖掉了。这次又要用到了,怎么办呢,一种办法是淘宝上再买一个,我则是收了一部二手 iPhone 4 当 AP 兼备机使用。鉴于上次两部 Android 手机均在 b-mobile 面前吃鳖,我抱着“没有碎片化问题存在的 iOS 总是最完美的”这样的心情请了我认为不会有兼容问题、工作也最为稳定的 iPhone 回来。但正如上次一样,后备方案也有的,就是拿某人的 Nexus 4 作为 AP,自己上网用 iPhone 或者干脆拿摸出来算了。
结果呢,第一方案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 iPhone 这货做了 AP 之后,最多坚持两三小时就断掉,再起不能。我尝试了各种姿势,到第二天晚上我终于放弃并转向第二方案,让某人委屈一下使用 iPhone ,结果 Nexus 4 在接下来的 9 天里任劳任怨,每天不间断稳定提供网络信号输出,实在让人刮目相看,而原生 Android 除了和 iOS 6 一样在信号那边是空的以外,对 b-mobile 上网卡没有任何兼容问题。至于 iOS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不过说真的,这部 iPhone 的续航能力真的让人叹服,某人每天不停地刷各种社交网络和 IM ,一天下来依然可以剩余 50% 以上的电量,而我的 Galaxy Nexus 却窘迫到偶尔需要喂尿袋,虽然和常常开着 Google 地图找路不无关系,但查看电池记录,也实在不容乐观。

3. 路线
不知不觉间,我也成了 Google 地图重度使用者。虽然依然有安装去年在东京使用的乘换案内,但是用来用去最后还是锁定在了 Google 地图上,因为找乘换路线也是一样方便,还能直接在地图上显示线路和站头的具体位置,只是中文系统显示日本的线路和站名都是用罗马音标注,虽然大脑里转换一下也可以得到日文写法,但是却受多一道转换步骤和有时不知道怎么念的限制,用起来还是略为不便。
Screenshot_2013-06-05-13-02-38

4. FREESPOT
在京都住了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民宿“藤家旅馆”。
2013-05-31 17.18.51

该店用的是 FREESPOT 网络供住客上网。本来还抱着“这三天完蛋了,克服一下”的心理,结果这家的 FREESPOT 却完全没有以前在东京的那种令人抓狂的表现,用起来相当不错。

5. 中国廉通
好吧,看起来现在廉通的网络自带时区信息了……又或者是 Android 在更新中悄悄加上了加入没有时区信息的网络后自动从 internet 定位寻找当时所在地的时区信息这样的功能。

6. 买物
买了 kindle paperwhite 和 PSV ,这两样东西我以后大概会各自专门写一篇吧。现在不算 10 寸的来福板,随身设备也有手机、摸、 kindle 、 PSV 这么多件,分别专门对应上网、影音、阅读和游戏的需求,还真是专款(设备)专用。
外国人免税之前标价 20980 日元的 240GB intel 335 SSD 和 10480 日元的 FILCO 我都憋住了没买。
另外在 Tokyu Hands 里买了这个包的 A6 size 款:
A-7574_ban2

其实第一反应本来是想买能够装来福板的 B5 size ,但是想想连来福板都要带出门的话再带一些其他东西会有更大的包可以用,转而买了最小号的 A6 size 以供只想轻装出门时带一些最基本的随身物件。结果内袋刚好插一个 kindle ,在对 Kindle 的兴趣减退之前,似乎是 A5 的更好呢……

S(tar wars episode)4:新たなる希望

这年头酒吧丢手机啦,富士康卧底啦,什么事情都有,一般来说发布会还没开呢密就泄得差不多了。昨天的 Google I/O 大会召开之前也有很多传闻,比如摩托罗拉的 X-Phone 啦,比如 32GB 的 CDMA/LTE 版 Nexus 4 啦,结果真正出来的只是一个虽然也曾经有过传闻但只是在传闻中露了一小面的 Google 版 Galaxy S4。

S4-GE

我个人的看法是,X-Phone 确有其机,Google 也确实派人去摩托罗拉合作了,结果临近发布了才发现摩托罗拉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渣渣,只好临时转向老战友三星……无论如何,很快就要同时有两部 Google 维护的手机在市场上发售了。叫你们每次都黑 Nexus 系列不是旗舰(我真不知道什么水平才叫旗舰),现在谁还敢说银河 4 不是旗舰?
从硬件上说,Google 版的银河 4 大约是国际版的 GT-I9505 ,因为 Google 版支持 LTE 的嘛。国际版 GT-I9505 能否直接刷上 Google 提供的官方标准版 ROM ,六月底就可以见分晓。

其实我本来也对银河 4 略有心水,但是每次想想三星的系统界面便能马上解毒。既然现在有了 Google 维护的OS,系统界面和升级保障变得和 Nexus 4 完全相同,那么就可以在纯硬件范围内比较一下两台机器了。

说优点好像有点多余,说缺点吧。

Nexus 4 Cons:
电池续航
不能扩充内部存储
相机素质

Galaxy S4 Cons:
Super AMOLED
实体按键
外观

说实话,两者的缺点都是实实在在的,一点 workaround 都没有:Nexus 4 你续航差就算了吧还不能换电池,不能插 TF 卡就算了吧还没法 OTG ;银河 4 的屏幕继续继承三星 Super AMOLED 的各种毛病,而实体按键不光有一个靠微动开关的 HOME ,返回键还是在右边的……
可是作为重度松鼠病患者,就冲续航和存储两点,我义无反顾地看中了银河 4 ,更不要说我还对高水准的相机素质有所期待。嗯就这么决定了,跌进三千块入手,那时候我手上这部机器大概也快满两年了,可以换了。

看来,真的不能指望Eye-Fi这东西太多

我曾经大力赞扬 Eye-Fi 这个产品,因为高效的无线传输功能和地理定位能力足以改变照相机的用法,给人们带来便利。而且用起来似乎也的确是很方便,这是昨天在外面拍摄的地理位置记录,在群晖 NAS (咦,好像我又没有报告过我买了这个?以后再讲吧)的 Photo Station 里可以很便利地在地图上查看照片位置信息。
图像 005

说实话我很喜欢地理位置记录这个功能。去年去东京,所有手机上拍的照片全部准确记录了地理位置,显示出来就像在东京的地图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一般。今年还打算去关西,我要拿这张 Eye-Fi 做主力 SD 卡,甚至一度还想买一张 16G 的来用。

不过我总觉得我好像 miss 了什么东西。

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 Eye-Fi 作为一个用 WiFi 定位的位置记录器,本身在 JPG 文件的 EXIF 里不存储任何位置信息,所有文件都需要通过官方软件上传的时候才可以添加定位信息。我用 Beyond Compare 去比较 Eye-Fi 卡里面的 JPG 和上传到电脑里的 JPG 文件,可以看到两个文件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只有 WiFi 没有 GPS 的来福摸,直接从机器里面拷出照片就可以看到 EXIF 里的位置信息,即便在拍摄时没有 internet 连接。
图像 004

e59bbee5838f-003

不过我是这样想,摸毕竟是有操作系统的机器,你没法知道它内部是不是存储了一些 WiFi 定位相关的位置数据库或者在联网后自动获取位置信息更新在照片里。而 Eye-Fi 的原理,我觉得约莫是这样的,先用内部数据库记录每张照片拍摄时周围的 WiFi 热点信息,于上传时再从网络上抓取这些热点的位置信息,最终分析出经纬度更新到照片里面去。我曾经想用 3G 无线路由器或者手机的 3G 热点功能直接实时分享 GPS 信息,看来根本不会有用,因为这个最准确的实时信息最终会被忽略掉,而周围如果没有固定的 WiFi 就无能了。

而且有一点很恶心的是, Eye-Fi 只能通过无线上传而不能通过读卡器,而且上传去的 PC 要有稳定的 internet 连接以获得网络上的定位数据。这就意味着你每天回到家传几张几十张照片没问题,在外面玩的时候面对着几百张照片和很可能不那么稳定也不能让你随意加入的 internet 连接(比如 softbank FREESPOT )却很可能斯巴达。我擦汗,幸亏没买 16GB Pro 版,看来这记录位置信息的功能在关西是用不上了。

我搜索了一下,有另外的记录位置信息用法就是一个额外的GPS信息记录仪,配合特定软件为照片写入包含 GPS 信息的 EXIF :
http://www.douban.com/note/151310600/

不过居然还有更方便更省钱的智能手机用法,于是我准备玩这个了,正好买了一台 iPhone 4 来做 AP ,看来连 GPS 也可以顺便做了。要知道,手机的定位是最好的, GPS 和 WiFi 定位功能兼具,不管室内还是室外都 OK。我先下了个免费的国产软件,如果觉得不放心再用外国软件好了。试过 Lightroom 配合 *.GPX 文件,的确不错,等我回来再报告。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125035.html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092611.html

黑一下Android的残废内存管理

是时候也该发个文批判一下了,在隔壁友坛发表这样的言论,反而被质疑不懂 Android,也省得没人看到老被喷我脑残黑苹果,事实上不管哪家只要有做得不好的就该黑,苹果如果做得好了我干嘛要黑?CCAV 黑苹果的时候我不还追着 CCAV 骂说逼良为娼么……

Android 有个跟 Windows 差不多的毛病就是内存越用越少,开个十天半个月的 Windows 就算关掉所有程序,内存占用也会比刚开机的多很多,Android 也是这个理——

这是刚开机一天多的,如果真是刚开机就进来看,这里应该可以剩二三百兆。
171433x8z0m5to5qo8hoaa

用了十天半个月后就这样了。程序还是那么多,可用内存却是那么少。
225552nf3zli979gqxgc7g

我对电量很敏感,所以每次看到即便在 WiFi 状态下都耗电迅速、点开电量统计发现 Android 系统占很多的时候就知道内存被榨干了,必须重启。Android 引以为傲的事件触发内存机制在这个时候就是累赘,因为剩余内存不足,一个程序开了以后不久就被 kill 掉,再开一个再 kill 一个,如此往复。一些占据后台的垃圾国产软件(如廉通网上营业厅)反而 kill 不掉,徒伤悲。

某种程度上,Windows 要好得多,首先 Windows 的内存就够大,其次还有虚拟内存,再次是最关键的一点,Windows 需要什么服务就直接在后台挂着,不会有触发事件。当然我承认,我东西开得也是比较多,这破机器内存也比较少(可用 600 多,和很多 768MB 的机器应该一个档次了吧),现在起码比当年用墓碑 256MB 连微信都经常被 kill 掉要好多了。

总之,Android 的残废内存管理一天不改进就黑一天,这几乎已经是我仍然要定期重启机器的唯一理由了。

这些转着圈子折腾的移动浏览器

前一阵还夸奖过Firefox for Android是唯一可以正确显示移动页面的Android手机浏览器,结果在这段时间,Chrome和Firefox各自升过版本,Opera砍掉重练推出Webkit的白底红字图标新beta版,真是没想到现在反而是这样一个结果……

Chrome Firefox Opera
七周前 × ×
现在 ×

为了佐证,我又截图了。软件都是当下在Google Play的最新版。

Chrome 26.0.1410.58
Screenshot_2013-04-04-09-19-29

Opera beta 14.0.1074.54070
Screenshot_2013-04-04-09-20-21

Firefox 20.0
Screenshot_2013-04-04-09-22-04

乍看一下这些页面显示得差不多效果,但是为了表示Firefox不是一个100%的完整页面,我特意摸出了滚动条在页面下方。
好吧,首页字不够多,我们进一个子论坛。

Chrome & Opera
Screenshot_2013-04-04-09-24-19

Firefox
Screenshot_2013-04-04-09-23-43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Firefox没有在画面内换行。
于是现在又要弃Firefox而去了,今日推荐是Chrome和Opera(Webkit版)。让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在转着圈子折腾呢?会不会再过一两个月又回到原点了?不过起码在现时段,Android上两个Webkit架构的浏览器是最接近移动页面在iOS上的标准显示效果的,比之前的Firefox效果还要好。

改变世界的 Eye-Fi

我好像很久没有这种被一个东西改变生活的感觉了。上一个是什么?来福板?

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看到这个东西的,总之我知道了 Eye-Fi 是什么之后就去研究了一下,然后我买了一片,现在我认为这是 SD 卡自出现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我必须要说,太好用啦!

很简单,这是一张无线 SD 卡。
DSC01895

首先必须澄清一点,大家去淘宝搜 Eye-Fi 卡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其他的产品,比如叫“易享派”的 ez Share ,比如东芝的无线 SD 卡,所有标题上都写着“超 Eye-Fi ”。这时候只有一句话可以表达我的感受了:
放你们妈的屁。

Eye-Fi 和其他无线 SD 卡的区别是,Eye-Fi 可以作为一个无线客户端(当然也可以作为一个无线热点),而其他无线 SD 卡产品只能作为一个无线热点。
这意味着你用 Eye-Fi 的时候可以让插好 SD 卡的相机和自己的手机平板处在同一个畅通的无线网络之下,而那些仅仅具备 AP 功能的无线 SD 卡产品必须让你的手机连接到它所创建的热点去,然后你的手机网络就断了,因为那些仅仅具备 AP 功能的无线 SD 卡产品根本通不了网络么。
即便你不在意网络问题,原版 Eye-Fi 广泛的软件支持可以简单发送照片到手机平板,而山寨品们只能用其他设备登陆 Web 界面去操作,高下立判。
再配合 PC 端的软件,你使用 Eye-Fi 在自己家里拍照的时候,每拍出一张照片之后仅需等待 10 秒,这张照片就会出现在你电脑里指定的文件夹下,而不用一次次地拔插数据线这么麻烦。这相当于什么呢?我觉得这种革命性可以和笔记本电脑不用再插紧网线,而是拿到哪里都有 Wi-Fi 网络相提并论。

本来每拍出一两张照片,我都要用 USB 线或者读卡器将 SD 卡连接到电脑,再打开 Adebis Photo Sorter 这个软件将照片拷贝到我指定命名规则的目录下。如果看大图以后觉得拍得不好,又要拔下来重新拍摄。
图像 002

现在有了 Eye-Fi ,一样可以将我新拍摄的照片传输到我指定命名规则的目录下,而且一是无线,二是全自动。如果看看需要返工,只要再举起相机就行啦。
图像 004

Pro 版特有记录地理信息功能,再配合移动 Wi-Fi 热点,立马升级国行相机支持 GPS 。
图像 005

现在在售的 Eye-Fi 主要有以下三个规格:
4GB ,Class 6 ,不支持传输 RAW ,不支持记录地理信息
8GB Pro ,Class 6 ,支持传输 RAW ,支持记录地理信息
16GB Pro ,Class 10 ,支持传输 RAW ,支持记录地理信息

记录地理信息和传输RAW的功能都可以付费升级,但是价格还不如一开始直接买更高阶的卡。我刚好是凑巧买到一张洋垃圾,花 4G 的价格买到 8G Pro ,满足了。

写了这么一串不收钱的软文,有一点要补充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前后空一格,会不会看着比较舒服?

推荐一下AVPlayer的FTP流媒体播放功能

换成一两年前的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会乐意用平板在床上看高清的。事实上,像Retina iPad这样的屏幕色彩素质加上高像素密度,在对环绕声要求不高的时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

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事情就是容量。现在需要用到的就是类似SAMBA播放或者DLNA这样的功能,可惜在以前,有这种功能的软件(如AcePlayer)播放能力差,播放能力好的软件(AVPlayer)没这种功能。这样的状况在AVPlayer推出FTP流媒体播放功能后迎刃而解,现在经过了几版的纠结(我还报告过bug)之后,状况终于比较稳定了,虽然对字幕的支持还有点RP,但起码可以比较好地完成本地网络播放的工作。
我们知道,MP4格式可以直接DLNA,但是MKV就不行了,即便拷贝到本地也有MKV硬解支持的问题,而AVPlayer是唯一在iOS上支持MKV硬解的软件。

我现在的做法是用NAS开FTP服务,然后AVPlayer用FTP Client直接连接过去单击播放,就算不是1080P或者720P,哪怕是人人压制的1024×576的日剧,效果也意外地不错。

IMG_0062

IMG_0063

IMG_0064

缺点就是打开很大的文件要loading一会。
另外由于硬件限制,声音只从一边出来,略不爽,最好还是使用耳机。

测试:2.4G和5G在移动设备上的传输速度

最近用AVPlayer在来福板上直接播放NAS上的视频比较多,于是想测试一下在这样的移动设备上WIFI传输速度究竟能够达到多快,能承受得住什么样的码流。正好现在传输速度65Mbps的iPad 3(现在还会有人一定想叫The New iPad了吗)和150Mbps的iPod Touch 5都有,可以比较一下。

测试方式:用AVPlayer的FTP Client功能从NAS上直接拖文件,计算平均速度。
IMG_0106

测试结果:

2.4GHz 5GHz
iPad 3 (65Mbps) 约3MB/s 约5MB/s
iPod Touch 5 (150Mbps) 约3.3MB/s 约8MB/s

话说我发现一个问题,iPod Touch 5只有在5GHz下面才能达到150Mbps,在2.4GHz下只有72Mbps封顶,难怪速度上不去。
另外我尝试在两堵墙、直线距离8米外的厕所测试来福板的5G传输,依然有4MB/s左右的性能,横竖好过2.4G。

说明5G还是挺有用的,今天收了一台E4200 V1以后给新家用,还是一定放在房子的中心位置吧,为了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