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Johnny

大底增厚型5s——索尼E 20mm F2.8镜头开箱

首发于论坛,就不在半角字符前再一个个加空格了。
—————————————————

买这个镜头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初因为手上只有一个16-50套头和老的A口转接,想补充一个素质好点的屌丝原生E口头,看中了Sigma 30mm F2.8,只要大几百块;在新版和旧版之间纠结了一阵以后倾向了更贵的新版,然后在Sigma 19mm和30mm之间纠结了一阵以后倾向了出门在外用处更大的19mm,接着在Sigma 19mm和原厂20mm之间纠结了一阵以后倾向了体积更小的原厂,最后纠结于到底是淘宝拆机头还是正规行货——

E20哪里有拆机套头,又不是E16,你当我白痴啊?

而且这时候拆机头的价格已经从最低时候的1100左右涨到1350。结果我在淘宝上找到唯一一家说是卖港行带包装全套的1599,很高兴地买下来,顺丰到手发现是裸头,当场联系卖家退货。上海的卖家东西却从北京寄来,退货也得退去北京,发货神速退货却慢如蜗牛,我有强迫症非要等到退款到手以后再换家重买。中途看到有卖二手的说你们别买新的啊新的行货已经不带遮光罩了我的有啊,又纠结了一下,得到淘宝店主确认以后最后下单国行,此时的花费跟初衷相比已经翻番不止。

之前之所以在30mm和19mm之间犹豫,因为一个接近50标定,另一个接近28小广角,在想到底哪个会用得比较多,哪个会用得来。后来想想,出去玩的用场大概会比较大,况且这也就相当于一个手机定焦——30mm刚好是iPhone 5s的焦距,那么多人都用得,我就不信我用不得。

好久没买全新国行镜头了
001-1

配备遮光罩,要不是为了这个遮光罩我大概就买拆机了
002

索尼中国你们的客服这么水,姨夫大人知道吗……
cf7caa83gw1edt6lmrjrgj20mq0u8wkg

拆包
003

和镜身合为一体的遮光罩
004

方形开口
005

拆掉遮光罩就更小了
006

看下菊花
007

跟16-50饼干头比比大小
008

加上遮光罩就差不多了
009

带了镜头盖更厚
010

上机
IMG_20140302_120058

IMG_20140302_120142

画质测试,和套头20端比一下吧,截取中间和左上角100%对比。对了,拍出的所有样片都是机身JPG直出,但是风格设定里开着的对比度+1锐度+1忘了关了,反正大家都开算是公平的吧
sample

套头中心画质相当不能打,缩几档光圈才能看,而E20的画质从最大光圈开始就不错
center

边缘倒是半斤八两差不太多,奇怪的是同样开启镜头畸变校正,E20的畸变反而好过套头
corner

随手摁了几张样片,上海最近天气太可怕,一个星期下六天雨,据说还要下一个月,真心没时间出去拍大白天,随便看看吧,仅缩图,我本来还想裁剪一下构图的但是想想测试镜头好像不能这么玩

我发现色彩真是好,跟套头对比的时候也可以看出,以前哪怕用1680ZA的时候都没这么明显的感觉
不过焦外似乎有点难看
DSC00611

DSC00612

DSC00614

DSC00616

DSC00618

样片无损打包下载: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908255688&uk=875881626

永诺闪光灯入手

三百多块买的摄影器材,似乎可以归到我最有效的投资之一。上周末把自带闪光灯凹成跳闪拍了几张照片,对光线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入手永诺 YN560III。
DSC00627

虽然没有 TTL,实际拍摄的时候需要靠试拍加手动来调整到合适的曝光,但是一个真正的闪光灯实在是太有效了,静物拍摄质量飞跃式提升。随便拍了几张 JPG 仅裁切和缩图看看好了。

镜头是 A 卡口 50mm F1.8 通过 LA-EA2 转接。因为拍摄物体反光程度的不同,曝光参数可能需要即时调整,而 NEX-6 的屏又亮得惊人,所以常常在曝光上出现偏差,大概需要多积累些经验才能调教得好吧。不管怎样,看我以后带来高素质的开箱文照片吧。

DSC00660

DSC00667

DSC00672

告别QoS,感谢厚道的上海电信

某天蛋疼上中国电信官网瞎转,突然发现自己的宽带是 30M 的。签约和初期使用的时候明明白白是 20M 啊,2014 年又提速了?回到家里测速,怎么测都是 20M,直到五分钟后我把自己抽醒——

又犯错了,开着 QoS 呢,我自己把自己的速度上限定在 20M。所以如果我不去官网看自己套餐的话,我大概永远都不会发现自己有 30M 的速度。类似的错误以前犯过一回,就是付费把上传提升到 4M 的时候,也是反复测不过,还打 10000 号去质问,错怪电信了。

于是我按比例提升了路由器里 QoS 的速度上限,测速立刻测出 30M。但是用迅雷下载的时候极限速度到不了测出的上限,我干脆横下心关了 QoS,结果别说迅雷下载,就算网络测速都稳定了很多。

上海电信真是厚道,测速的结果还能比套餐多个 10%。上行现在统一增加到了 2M,所以我就把每月付费 20 块的 4M 上行服务取消了。
Screenshot_2014-01-22-21-37-52

不知道为什么,有线连接的台式机反复测都是 0ms 的 ping,略科幻。
speedtest

QoS 是我用 Tomato 的一大动力,这个功能在以前小水管的时候尤其适用——当时最早用光纤的时候,我的帐号可是 20M 下行 512K 上行这样极其扭曲的组合。如果不开 QoS,一旦迅雷下载满速,Live Messenger 和 SSH 立刻各种掉线,网页也刷不开,开了 QoS 就完全无碍了。我以前曾经想过,以后电信要是提速到 100M 下行 4M 上行我大概就不用再开 QoS 了,但其实现在这样 30M 下行 2M 上行应该也不错吧?
就这样用了几天,迅雷满速下载最高速度大约 4MB/s,SSH 和 Skype 没有掉线,网页浏览也正常,说明一切都是上行的错。有了充足的上行,QoS 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开了 QoS 的时候,满速下载的路由器 CPU 占用率会超过 1%,现在停留在 0.25% 这个水平。番茄没有硬件 NAT,所有的 NAT 行为都消耗 CPU 的运算能力,不过以这个水准来看的话即便是百兆光纤也依然能应付呢。现在 E4200 跑 Tomato 和以前的 E3000 一样稳定,就算上 802.11AC 也最多是让 5GHz 无线网络速度翻倍而已,目前来看没有太大必要,可以让它多干几年了。
捕获

Tomato by shibby 推出 116 版,更新 broadcom 驱动,性能提升

新版 shibby tomato 将 broadcom 无线驱动更新到 5.110.27.20012,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小改进。正好前两天测试过无线性能,今天再拿来对比一下:

2.4GHz 频段在更新之前用 AndFTP 测试过,大约 4500~4800KB/s,更新过之后能看到 5000KB/s 了。这个没图。

5GHz 频段第一次看到 10000KB/s 以上的速度,不过不能稳定在这个速度上,截了一张 9954KB/s 的图。
Screenshot_2014-01-21-19-06-49

 

性能有可见提升,推荐更新。更新时记得清除 NVRAM,早上刷过一次偷懒没有清,导致性能不进反退。

测试:2.4G 和 5G 在 Nexus 5 上的传输速度

去年我测试过 iOS 设备在 2.4G 和 5G 频段上的传输速度,不过新换了手机以后好像没有测试过(虽然老手机也没有),于是试试。

测试方式:使用软件 AndFTP 从打开了 FTP server 服务的 NAS 上下载文件。距离路由器三到四米,中间轻微遮挡,和去年测 iPad 和 iPod Touch 差不多的环境。
AndFTP 在界面上可以直接看到速度,省得算时间再除下来了。Total Commander 的 FTP 插件就没有即时速度显示,但是用起来比纯 FTP 客户端的 AndFTP 要方便很多。另外切记不要使用 SAMBA,我测试下来 SAMBA 的速度可能只有 FTP 的三分之一上下。

802.11n 5GHz 频段下,Nexus 5 的下载速度可以超过 9MB/s,连接速度为 150Mbps。
Screenshot_2014-01-17-20-33-31

802.11n 2.4GHz 频段下,Nexus 5 的下载速度也能超过 5MB/s,连接速度为 72Mbps。
Screenshot_2014-01-17-20-35-10

速度相当不错,足够应付平时普通的数据传输和 internet 访问需求,看来暂时是不用上 802.11AC 了,等 AC 路由器成熟一点再说吧。骁龙 800 的 WiFi 是整合在 CPU 内部的,可以视为高通(Atheros?)产品,性能果然还是很强大,比 iPad 3 用的 Broadcom 和 iPod Touch 用的村田都要快。会不会是现在用的 E4200 速度比以前用的 E3000 要快呢?这个假设也可以排除,因为我在相同位置拿 iPad 3 测试了一下,只有大约 4MB/s 的传输速度,比以前测试的结果还要慢。

人生第一块 SSD,intel 530 240G

因为最近钻被炉需要长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于是赶在 2013 年的倒数第二天于易迅 1139 元带票入手,开的是增值税发票,票上本体才 973 块 5,税有 162 块 5 之多,天朝万税万税万万税。下午易迅下单,晚上 8 点送到,有点厉害。

新的 intel SSD 比起 X25-M 那时代,背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但是正面也来福了不少——其实那张充满 intel 科技感的贴纸还兼顾保修贴的作用,起码 X25-M 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四个螺丝拧掉进而拆开 SSD。
DSC00475

DSC00476

买这块 SSD 纠结了不少时间,几个牌子总结下来就是三星 TLC 罪该万死,MLC 钱多人傻而且保修不靠谱;浦科特性能不错保修不靠谱,镁光性能差点价格便宜但是保修更不靠谱;SanDisk 保修不错但是吃螃蟹的比较少,最后我还是买了 SandForce 主控的 intel。
据说 SF 主控跑 AS SSD Benchmark 测试性能不怎么样,但是实际用起来因为带压缩所以不会有太大差别。我把256GB PM830 的数据用 GHOST 直接克隆到 530 上,开了几次机没觉得有什么差别,再用 AS SSD Benchmark 本机跑了个测试有接近 700 分,够了。

用了那么多年 OEM 盘,第一次用得到零售的技术支援装上 intel SSD Toolbox,感觉真是不错。
intel toolbox

可能是 2013 年最后一件新奇特小玩具

USB 接口电压电流测试仪。不是淘宝最便宜那个。
DSC00454

iPad 3 配伟创力代工原装 2A 变压器,开屏充电电流 1.8A,关屏就立刻下降到 1.7 或者 1.6A。
DSC00457

DSC00460

Nexus 5 配原厂 1.2A 充电器,60% 左右的时候充电电流为 0.8A,80% 多的时候就只有 0.6A 了。如果搭三星 1A 充电器,充电电流可以 up to 5.2V 1.0A,但是速度却差不多,不知何解。
DSC00461

iPod Touch 5 配苹果原厂 1A 充电器,低电量的时候充电电流大约 0.7 到 0.8A,快满的时候就是 0.4 到 0.5A了。
DSC00463

微信的懒惰与 LINE 的自觉

我以前就是知道 Android 版微信很耗电的,因为微信在后台挂了自己的 PUSH 服务,如果完全退出微信的话手机的待机时间大概能延长 30%、50% 乃至更多。
但是我知道 LINE 更耗电。同样是挂后台服务,LINE 的后台有时候就会一直吃电到全手机最高,实在让人不能忍受。虽然 LINE 有更好的界面设计和吸引人的贴图,但我还是不得不卸载了 LINE,转而在 iPod 上挂着一个平时不太会去翻看的 LINE。

最近某人让我装上 LINE,说不耗电了,于是我就试试,果不其然。我注意到 LINE 退出后再打开常常都会显示程序启动界面,而后台也没有任何程序驻留,我就想,LINE 难道是改用了 GCM 服务?

GCM 服务是 Google 自己集成在系统里的推送,和 iOS 的集中推送机制类似,相比于让程序自己挂 PUSH 后台服务来说自然是零耗电。

今天偶然发现绿色守护有鉴别程序是否使用了 GCM 推送的机制,而 LINE 果然已经改用了 GCM 服务进行推送。这就是 LINE 不再拥有耗电的后台服务的原因。

通过绿色守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程序是否使用了 GCM 服务进行推送。
Screenshot_2013-12-09-20-43-07

对于微信来说,我相信改用 GCM 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微信也有很正当的理由——在微信的最主要市场,GCM 服务不够稳定,事实上我在最近使用 LINE 的时候的确有过偶尔丢消息的体验——但是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真正的急事也不会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联络不是吗?
我觉得腾讯如果是一个具有足够责任感的公司,起码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使用哪种服务进行推送,但是腾讯没有,于是世界四大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微信、LINE)里,微信是唯一一个没有使用 GCM 服务进行推送的软件。当然,用自己的 PUSH 服务自然稳定很多(仅限于大内存机器),但是中国用户也丧失了保有 GCM 的话语权。如果使用 GCM 服务的人足够多,那 GCM 自然会成为某些人某些机构无法阻挡的潮流,正如同现在没有人担心苹果的云服务会受到限制一样。

其实抛开 GCM 不提,微信的 iOS-like 界面也一直为人诟病。
Screenshot_2013-12-09-20-42-15

虽然有招商银行这种在 iOS 上本没有退出界面、却在 Android 上硬生生造出一个 iOS 风格的退出界面这样来得奇葩,不过咱总不能比烂不是。
Screenshot_2013-12-09-21-33-41

而 LINE 的界面则完全是自己的风格。
Screenshot_2013-12-09-20-41-42

友好的界面,方便的弹窗提醒,零后台占用,大流行的贴图人物,还有那微信到现在都没能抄到的已读提示,一直在进步的 LINE 已经在我这里赢得了和微信的一战。如果腾讯不具备 LINE 这样的自觉,想必它永远也只能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华人圈子里,和百度、优酷这些企业一起自绝于世界了。